北京诚轩2013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2日至22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槌。据悉,该秋拍会将推出中国书画、油画雕塑、瓷器工艺品、钱币邮品等多个项目,共计7个专场。
名家书画云集专场
据记者了解,中国书画专场将有550余件拍品与藏家见面。其中,李可染的《乱山丛中百丈泉》较为引人注目。该作品描绘了夕阳余晖下的黄山百丈泉,群峰矗立,景象苍茫,山峦用积墨法绘成,层次丰富而又微妙。李可染的笔墨运作近乎进入自由之境,堪称其暮岁力作。
齐白石也有数幅重要作品将上拍。其中,《富贵耄耋》绘于1925年,其将牡丹、磐石、花猫和蝴蝶等物象,生动巧妙地组合于画面中。另一幅《西施》著录于多部齐白石重要出版物中,创作年代大约在1897至1902年间,其人物形象兼工带写,颇受《芥子园画谱》的影响,是研究齐白石早年人物画风格的珍贵例证。
张大千1967年创作的《秋江钓艇》,曾参加同年在香港举办的“大千居士近作展览”。此作系追摹赵孟頫的《秋江垂钓图》,画面所营造的秀逸温润的氛围,或可追忆松雪原貌。张大千作于1944年的《赠寿图》,以白描法仿唐寅仕女,线条刚柔相济,而眉眼和手部的结构,则明显受到敦煌画风的影响。
傅抱石的《秋林漫步》绘于1946年返回南京后,当时其心情非常舒畅,因而笔下的景色也相当明亮。画中木叶已稀,阳光穿林斜照,落在曲折的小径上,两位高士漫步而来,指点顾盼,意态闲适。傅抱石所用的皴法,短促清晰,清浅通透,间以较多的留白,愈发传递出明朗清迈之意境。
吴冠中的《漓江新篁》创作于1980年代,画面上黑瓦白墙的民居,坐落于宁静的江水与灰淡的远山之间,近景中的翠竹与芭蕉则透露出早春的气息。此作为其同题材油画演变而来,构图直接由写生提炼,充满了清新之趣与抒情之味。
另外,陈少梅作于1951年的《东方朔》为贺寿之作,人物刻画惟妙惟肖。于非闇绘于1944年的《金莲并蒂》,以小写意法绘制金莲游鱼。溥心畬的《鬼怒川图卷》绘于1955年的日本之游,画中的石上流令人似闻涛声。邓芬的《维摩说法图卷》则演绎自在解脱的禅悦境界。
油画讲究独特风格
油画雕塑专场此次也推出百余幅精品佳作,其中,颜文樑、赵无极和林风眠均有力作现身。
颜文樑创作于1962年的《七宝塘桥》,此次首度现身拍场,实属难得。此作是颜氏水面反影透视理论的完美演绎,无论是拱桥、民居、乌篷船、白鹅还是水边的人家,都刻画得微妙自然又丰富多变,其独创的薄涂、揉腻、揩摩、扫掠等“油画用笔八法”在画中有完美的融合。
首度公开亮相的赵无极两幅1949年创作的作品,是其艺术生涯第一次转变风格前的珍贵见证。其中,油画《林间漫步的鹿群》是赵无极刚到巴黎时的具象绘画,画中的元素皆是简化和概括自然界的形象,体现了他最初从具象绘画向抽象符号世界转变的过渡,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兼备。
丁衍庸是一位在20世纪中国油画史上具有独特贡献的画家,他提出了改造中国艺术的两个重大议题,一是“把中国画的线条和墨用到西法画上”,二是对原始艺术的推崇与探索。本次上拍的两幅油画恰好是其艺术理念的代表作—《唐马》以简练生动的书法性线条描绘唐三彩马,色彩单纯美妙;《笑里藏刀》则以白色粗线勾画,寥寥数笔,近似涂鸦,而神态毕现,稚拙可爱,颇具个人风格。
领衔写实主义板块的是郭润文静物题材的代表作《傀儡》(之一)。郭润文以具有历史怀旧感和充满象征、隐喻的画面细节为人所称道。作于2000年的《傀儡》(之一),以精湛的写实技巧,描绘了没有独立精神只能被他人操控的提线木偶的形象,画中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得到了扩展和延伸。
徐累作于1995年的《水地无语》,画面犹如超现实主义话剧的舞台布景,冷寂的光线聚焦在空空的鸟笼上,含蓄地表达了繁华落尽、物是人非的惆怅情绪。
向京的雕塑一向具有深刻的洞察力,2000年创作的《奇迹》表达了她作为女性曾经对生育的幻想和恐惧,它是向京在创作《你的身体》和《处女》系列作品之前讨论女性身体和身份的最重要作品。